1949年11月,刘永生被任命为三野第10兵团副司令。这个任命一出,一些野战军的干部感到惊讶,认为刘永生的能力最多也就能担任个营长,为什么他们对他的评价这么低呢?
其中的原因,可能是因为刘永生并没有在野战军的前线经历过大规模的战斗。军人的评价,通常以战绩和指挥能力为标准,要在部队中树立威信,往往要凭借自己的战功,而不仅仅是资历。对于刘永生来说,虽然他资历深厚,但他的战斗经验似乎较为有限。
回顾刘永生的革命历程,他可以说是革命的老资格。早在1926年,在张鼎丞的引领下,他就投身革命,加入了农会,参与了暴动,并成为了一个军事交通员。1928年,他担任了县军事部部长兼赤卫队大队长,积极配合红军主力清除永定地区的敌军,为永定的战局扭转做出了贡献。到了1929年,闽西的革命形势蒸蒸日上,400多个乡级苏维埃政府相继建立,青年纷纷参军,地方红军也正式编入了红四军四纵。然而,刘永生并没有选择加入红军,而是继续在地方上从事武装斗争。
展开剩余73%1930年,上级将闽西各县的赤卫队整编为红9军,后来更名为红12军,编制扩大到3500人,但刘永生依然留在地方。他的任务多集中在后勤保障和支援工作上,尤其是当前线需要物资时,他率领支前队进行运输。随着各区县赤卫队的整编,刘永生也担任了永定红军独立团的团长。此时,他在地方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。
到了1934年,第五次反围剿时,刘永生被调往福建军区,担任警卫营营长,负责保卫省军区安全,同时还负责扩红和筹粮工作。在挖工事时,刘永生不幸中弹,大腿受伤,直到后方休养了一个多月。尽管如此,红军很快撤出苏区,留下的少数部队继续坚持游击战。刘永生便担任了24师独立营营长,继续坚持了三年的游击战。
抗战爆发后,闽西的部队改编成了新四军第二支队,由张鼎丞任司令,刘永生担任4团2营6连连长。他并没有像其他指挥员那样直接上前线,而是被派往闽西从事党训班的后勤保障工作,并担任军事教员,讲解游击战术。1942到1944年间,闽西的各地武装力量纷纷停止活动,有的撤退到外地,有的则选择隐蔽。刘永生此时则发起了大生产运动,旨在提升当地的自给自足能力。
到1944年,闽粤边微信宣传支队成立,刘永生被任命为支队长,虽然只有40多人,但他依旧坚守阵地,一边战斗一边扩展力量。几个月后,支队发展到150余人,显示了他卓越的组织和领导能力。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,刘永生领导的部队在闽粤赣边展开了多次战斗,并在1949年1月,随着闽粤赣边纵队的成立,他担任了司令,指挥部队迅速发展壮大,人员已增至1万余人。
同年11月,随着10兵团的入闽,刘永生被调任为兵团副司令。然而,对于这位“空降”来的将领,一些军事干部质疑他的战斗经验和指挥能力。与三野部队历史上那些参加过大规模兵团作战的将领相比,刘永生在土地革命、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,基本上没有参与过大规模的攻坚战或协同作战。他主要在闽西地区进行地方武装斗争,缺乏在前线作战的经验。因此,许多人认为刘永生的战斗履历较为单一,担任副司令显得过于高配,最多也就是个营长级别。
然而,尽管他的战斗经历较为局限,但他在闽西的影响力不可小觑。虽然大家可能对主力部队不太了解,但在闽西,刘永生无疑是一面旗帜。他长期活跃在敌人腹地,直接参与地方武装的建设与战斗,树立了极高的威望。因此,尽管他没有参加过大规模的战役,但凭借他在地方的影响力和与主力部队的配合能力,完全有资格担任兵团副司令。
解放后,刘永生担任了福建军区副司令,并兼任福州军区副司令、福建省军区司令等职务,随后还担任了福建省副省长。他的军事生涯虽不如其他将领那样充满传奇,但在地方上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,尤其是在闽西地区,他的贡献和影响是无法忽视的。
发布于:天津市通盈配资-专业股票配资平台-重庆线上配资-配资一流证券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